2014年2月28日 星期五

有故事的人——讀徐嘉澤《我愛粗大耶》


         在我唸書、揮霍青春和練習無數段感情的大學校園裡有著不少棵年紀比我長的白千層。作家簡媜讀大學時,也曾喜歡白千層那層層堆疊起來,柔軟且疏鬆的樹皮,還撕下樹皮當作橡皮擦(可惜我在唸書時,學校已明確在白千層樹幹上掛著「此為保護類樹木,請勿動手」)。我亦喜歡白千層那層層積累的樹皮,告訴了我們他成長的過程,是如何長成我們眼前見到的模樣。
      人也是如此地成長吧,隨著時間推演經歷了許多的故事,成為了有故事的人。
      小說家徐嘉澤2011年在基本書坊出版了他的第三本小說《我愛粗大耶》(第三本是以徐嘉澤在基本書坊出版的作品順序計算),他將此書定調為上一本小說《類戀人》的解毒劑—記述了一段發生在高中校園裡的愛情故事。這本小說的主人翁是一名高中生,在小說的設定中看似是經歷最少故事的人,卻以整本小說的篇幅敘說了他在高中曾經歷過那麼一段(或是兩段)令他印象難忘的感情關係。圍繞在他身旁的其他人物,包含他的爸媽、教官及同班同學,都是有著許多層樹皮的人。這本小說延續了嘉澤的風格—好讀易入口,不時能在字裡行間找到令讀者印象深刻的段落。也許是為了要符合主人翁是一名高中生,行文的風格相較之前的作品較為鬆散、某些事件的情節交代得並不仔細,以及結尾的經營過於草率。
      然而,附在主要故事後方的三則番外篇才更讓人意外(不知道是不是嘉澤的壓箱寶阿!)。三則番外篇分別記述了書中三個角色曾經擁有過的一段同性戀情,這三段戀情礙於社會氛圍、家庭或婚姻壓力下無疾而終,卻永遠存在當事人的心中揮之不去。在嘉澤的筆下,某些角色寧可委屈求全,不揭露自己愛慕對象的同志身份,讓他們的關係至少還能以朋友的形式維持住;某些角色寧願豁出去不顧一切,也要讓愛慕對象明白他們對這段關係在意的程度。這是嘉澤在自序裡頭寫的:以自以為的方式來愛對方。這三則番外篇鮮明了主要故事裡的幾個角色,也讓我們看見:怎麼看待一段關係,其實會隨著你的視角而變(就好比我們在聽一對伴侶分手的經過,總會有版本一和版本二),但這都無損:這段感情關係的的確確存在過。
       故事的主人翁在結尾時曾言明要將自己的青春愛戀畫下句點,卻留給讀者一個開放的空間想像未來會如何發展。就像主人翁一樣,我們在經歷過每一件事情後,身上的樹皮就厚了一層。我不清楚白千層生長樹皮時會不會痛,若我們在每段愛戀中體會到愛情的美好、苦澀、矛盾與煎熬,那麼願每一段關係的結束都能在我們身上長出新一層的樹皮,讓我們成為有故事的人之外,也能夠更加柔軟地繼續前行。


※※

番外篇(來說說嘉澤老師):
      嘉澤老師是我看過最拼的寫作者之一。從他最早在基本書坊出版《窺》到去年台北同志遊行出版了《窺(新版)》和《他城記》,這中間他出版書籍的速度一度快到讓我跟不上(出書的速度簡直跟讀者買書速度不相上下)。每次新書出版的發表或分享會,不論場地在哪他也像極著裝了金頂電池般的小兔子,總是有滿滿的活力。
      努力推銷基本書坊也是一點。像《我愛粗大耶》的故事我是先在批踢踢上讀到,追到一半後才趕緊去買了一本。嘉澤在批踢踢發表粗大的部分內容時,這本書還沒出版,他就推銷先前在基本出版的作品,也鼓勵大家多支持基本的出版品。這樣努力寫作(和努力出國取材XD)的寫作者,期待他之後有更多賺人熱淚的作品能夠問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